电子邮票是“自动化邮票”的通俗称谓。
自动化邮票(Automatenmarken Stamp),香港、澳门地区将其称为“邮资标签”、台湾地区则称为“邮资票”,是为适应邮政自动化需要而产生的一种邮资预付凭证,它根据用户所需要的邮资面值,由电脑控制的自动售票机在预先印好图案的盘卷式空值邮票底纸上打印面值后,切割成单枚邮票“吐出”出售。
电子邮票包含了邮票通常所必须具备的铭记、面值和图案三大要素,无日期、编号和出售邮局名称,购买后可随时贴用,收寄时邮局必须用邮政日戳盖销,从本质上区别于邮资机符志券。电子邮票相对于传统邮票而言,电子邮票不仅有传统邮票的邮票印刷厂对邮票底纸的印刷,还有售票机现场打印的内容,增加了收藏和研究的范围;其出售形式是单枚票,故无方连、版票等。电子邮票的使用方法与传统邮票相同,可以单独贴用,也可以同传统邮票混贴,同样要用邮戳盖销。
世界上第一套电子邮票于1969年3月1日诞生于法国巴黎蒙日隆商业中心。之后,世界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发行上千种电子邮票,著名的米歇尔邮票目录特别出版了“自动化卷”(目前已出版发行了三版,分别是2004版、2008版、2013/2014版)。中国的第一枚电子邮票是1999年诞生在北京西客站邮票,邮票志号:自1(俗称“黑电子”)。
香港是两岸四地最早发行电子邮票,共发行了14种电子邮票,其中,12种电子邮票发行于香港回归之前,但因其邮票票面、铭记上均无殖民地因素,目前在香港仍能通信使用,与现行香港邮票功能一致,仍为有效邮资凭证。 手机:13907979549
|